浰江里龍舟競渡慶端午
浰江之上,龍舟爭流,鑼鼓喧天,歡聲雷動……昨天五月初五是端午節(jié),東江的支流——和平縣林寨鎮(zhèn)浰江兩岸人山人海,該鎮(zhèn)石江村委會車頭村民小組村民扶老攜幼,一邊吃著香甜軟糯的粽子,一邊觀看精彩的龍舟比賽。
上午7 時多,兩條被系上“萬年草”的龍舟被青年們抬到當地的龍船社。8 時30 分左右,一場祈求風調雨順的祭祀之后,龍頭、龍尾被安裝到舟上,指揮員哨子響了之后,兩條龍舟開始劃出…… 比賽的路線全長約兩公里,這時,約兩公里長的江兩岸、橋上都站滿觀看龍舟賽的村民,場面十分火爆。比賽持續(xù)到9 時 30 左右,賽后,1000 多名車頭村村民歡聚在一起吃團圓飯……
帶著家人回來劃龍舟
浰江自西向東流貫穿全境匯入東江,和平縣林寨鎮(zhèn)“因水而興因人而盛”, 江對村人而言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車頭村人的心中,端午節(jié)是僅次于春節(jié)的第二大節(jié)日,村民們每年端午節(jié)都會自發(fā)組織龍舟賽。無論工作多忙,身在何處,到了這一天,大家都會被 “召喚”回來,或參與其中,或吶喊助威。
37 歲的黃來千是車頭村民小組的一名村民,在順德經營著一家家私廠。為了參加今年的龍舟盛事,幾天前他就帶著老婆和孩子回來了。他告訴記者,他們村子里,從河源市區(qū)、廣州、深圳甚至省外等地工作回來的有幾十名年輕人,因此他并不算遠的。
男女老少齊齊上陣
82 歲的村民黃觀托在當地被叫做“龍舟達人”,之所以這樣稱呼,并非是劃船技術好,而是他參加過該村33 年的龍舟比賽,是村里參加龍舟活動最多的人。他告訴記者,咸豐年間,該村黃姓及朱姓船民行船至廣州、順德等地時,看到當地端午節(jié)劃龍舟,便效仿其俗,以龍舟競渡寄托行船平安無事。經過200 多年的傳承演變,龍舟競渡慢慢融入了當地風俗,如今已成為當地極受歡迎的傳統(tǒng)民間體育活動。
一條龍舟上,有鼓手、鑼手、舵手、頭槳和劃槳手。60 多歲的黃北精每年都作為頭槳領劃,頭槳是最重要的劃船手,既要負責隨機應變、掌握頻率,還要與鼓手互動,指揮劃槳手的行動。今年,因為“年事已高”,龍舟隊有幾位老人第一次“退居二線”,讓年輕人當頭槳,而今年最年輕的劃槳手,僅17 歲。在車頭村,除了男性村民參與龍舟活動外,婦女們對這項活動也十分熱衷。女隊隊員48 歲的楊三說,由于村里的不少女村民水性不錯,1998 年,村里組建了女子隊,讓“姨媽姑姐”齊齊上陣。
兩條龍舟劃出團結
車頭村的龍舟賽不在于比賽,而在于難得的聚會。當天,村民們可以進行自由競技,也可以大家事先講好,進行“友誼賽”。 “不僅一家人可以回來團聚,通過活動,還可以增進村民感情,使大家更團結,很高興。”已經四代同堂的黃觀托說,“我們不叫賽龍舟,而是叫龍舟競渡。村民劃的是一種精神,是一種逆流而上的自信和團結。”
車頭村每年的龍舟競渡,在一個月前就得開始籌備,大到人員分配,小到賽后吃飯的菜譜,村民們都要通過開會討論通過。搞一場龍舟賽要花近3 萬元,幾乎都是村民湊錢的。比賽的兩條龍舟,是自1998 年林寨鎮(zhèn)開展龍舟比賽之后留下來的,龍舟的保養(yǎng)、修復,包括龍頭、龍尾的制作,均是村民自己出錢出力。
村民們還說,幾年前的夏天,林寨鎮(zhèn)遭遇大雨,村民們被困在大水中,全靠著這兩條長約16 米、寬 2 米的龍舟,將困在大水中的村民拉出才得以脫險,所以大家對龍舟充滿著感情。
本報記者 吳奕鎮(zhèn) 文/圖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酷暑時節(jié),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,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(fā)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(fā)現,雖然市區(qū)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,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。為嚴防溺水事故發(fā)生,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