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中的“灰水粄”
黃粄,又叫灰水粄,因為通身金黃,酥軟 而又不失厚重,所以人們都習慣稱它黃粄。 它的味道跟堿水粽子差不多,吃之爽口柔韌, 有一股草木的清新與香溢。但它與粽子又有 區(qū)別,柔韌而不粘齒,清爽而不失柔軟,讓味 蕾有一種難于言狀的愉悅。
黃粄是客家人的年糕,只有過年,它才可 以呼之欲出,平常的日子,它是不露臉的。“年 糕”與“年高”諧音,黃粄的高貴,可見一斑。 我們庫區(qū)人制作黃粄時,非常用心,非常虔 誠。黃粄的制作過程很麻煩,費時費力。決 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。它的原料是糯米、 灰水、少量的“尖米”(普通大米)。為了蒸一 籠好的灰水粄,父母要在當年晚稻中種植糯 稻,并提前三幾個月上山砍足耐燒的木柴。 大年二十一過,就要準備灰水;宜谥谱 上也有一番講究。其制作方法是用黃豆稈、 稻稈等植物燒灰兌水而成。為了使灰水粄更 有草木香,母親專挑一種名叫“蚊驚”(牡荊) 的樹來燒灰制作堿水。
第二步是浸米。把糯米放在清水里浸泡 十個鐘以上,再撈起來,放到籮筐里,置于高處 晾干到不滴水為止。第三步是磨粉。將晾好 的糯米放到石碓里舂成粉狀。第四步是與灰 水交兌,要兌勻,使灰水與糯米粉溶為一體。 第五步是搓粄,就是把兌好灰水的粉放在大簸 箕上,用力反復揉搓,直到粄漿拿起來呈帶狀 自然往下墜為好。第六步是入籠,即把搓好的 粄漿倒入鋪好蕉葉的粄籠里,再放入鍋里。第 七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蒸粄。黃粄又大又 厚,要蒸上一日一夜,且要一次性蒸熟。
黃粄蒸好后,等到過年時要選好時辰開 粄。大年初一早上,我們用黃粄拜過灶君神、 祖先以后,才可以吃。新年的第一餐,吃的就 是黃粄。它除了切塊直接食用外,也可以蒸, 還可以用油煎。大年初二以后,家中有客人 來拜年時,母親會把黃粄切成一寸見方的薄 薄小塊放在盤里蒸軟或煎軟招待客人。這種 金黃的軟物,特別誘人。在親朋好友之間,黃 粄還可以切成像書本大小的塊狀互贈,表示 敬意。新豐江庫區(qū)的女人回娘家時,也都必 須要給娘家親戚分別送上一塊灰水粄,金黃 金黃,寓意吉祥。
作者:黃貴美
相關閱讀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酷暑時節(jié),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,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(fā)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市區(qū)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,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。為嚴防溺水事故發(fā)生,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