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梁書正詩歌的詩性呈現
談梁書正詩歌的詩性呈現
于靜默中言說
■潘桂林
近年來,微信媒介為新詩寫作與探討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臺,助推了漢語新詩審美風格的多元化與民間化,也為傳統紙媒的選稿提供了新的渠道。“80后”湘西苗族青年梁書正的詩歌正是在自媒體的開放空間里嶄露頭角。他的作品借助節(jié)制、內斂的語言和巧妙的情境逆轉,不動聲色地引領“存在”出場,道出生命的秘密,讓詩意在靜默的持守中擴散、回旋。
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山區(qū)青年,無論身處何方都有某種難以言說的邊緣人身份困境。梁書正漂泊在南方都市,卻很難真正楔入城市,他的詩歌大部分都在寫鄉(xiāng)下、家園和至親之人。他深情地贊美“司馬坡,洲上坪,和尚山”,一句“我如果哭了,整條古苗河,都是我的淚水”,捧出一顆清澈而憂傷的心,始終皈依于生養(yǎng)自己的族群和默默流淌的母親河。組詩《入云南記》不是直接言說家園,而是遠行至“別處”!稙趺蓴嘈小穼懤先、荒草、房屋、炊煙、燈盞、包谷桿和雪等具體物象,詩中醒目地寫下了一行,“這是在烏蒙,我們坐在風中,有人談及我的湘西”。在烏蒙,觸動讀者的恰恰是“當老人從坎下走過,年輕人不能往坎上通行”的神秘湘西,更是烏蒙與湘西在心理上產生的同構性,異鄉(xiāng)與故鄉(xiāng)在此處重合,家園在遠方與自己相遇。“山頂上,云霧繚繞/鷹在俯視著什么//在烏蒙,我深信的事物:/低處的燈盞,山腰枯萎的苞谷桿/山頂上的雪”。寥寥數行,標出了長幼有序上下歸位的秩序世界。家園一詞的含義由生存空間延伸到逐漸遠逝的秩序禮儀和神性敬畏。
《入云南記》以云南為詩寫的地理空間。這里的黃天厚土、炊煙村莊和云霧雪山,原始的純粹和宗教的信仰都是詩,也是洗滌心靈的精神之泉。組詩中的“烏蒙”不再僅僅是山脈烏蒙、地理烏蒙,而是一個向往,一種高度,承載著某種神圣的信仰。烏蒙用靜默的身軀言說了信仰,也感召了詩人,使之獲得了發(fā)自靈魂根部的謙卑之心與承擔之意:“我愿是倒伏在路邊的一粒草籽/我愿是覆著殘雪的一顆荒石//我愿是一個穿著破舊的牧羊人啊/趕著一群白云,走進山中/至死都不會回頭”。詩人是為信仰而行走的人,是在倒伏和至死不悔的路途中跋涉的行者,也是遠離物質享受的孤獨之人,他會穿過繁華的虛妄,發(fā)現“存在”的悲劇性,并以孤獨與持守去對抗喧囂的世界。
正是孤獨與靜思,使詩人能洞悉被世相遮蔽的真,成為洞悉秘密的人。梁書正在簡短的詩行中,總是不經意間撩開溫情的面紗,露出血淚和令人錯愕的內在秩序!稑媹D,或推進藝術》寫道:“最低層,是被淹沒的縣城/往上,是商業(yè)街,生活區(qū)/再往上,是水庫/再往上,是政府單位,機構/再往上,是云崖寺/再往上,是烏蒙山脈/再往上,是灰蒙蒙的天空//坐在山上,我可以毫不費力地/找到自己的位置,也可以//找到他們的”。從被淹沒的縣城到日常生活的商業(yè)街、生活區(qū)、水庫,再到具有象征意義的政府機構,層層推進,日常生活秩序與政治秩序了然于詩。詩歌虛實互滲,讓讀者既看到了實物世界的構圖,也領悟了人間和心靈鏡像的秩序,最后三行用了自然的介入,體現出詩人洞悉世相,也深知自我在世間的位置。
詩人打破人與自然、“你”與“我”的界限,道出了世間萬物的柔弱與悲傷!丢氉鵀趺缮缴稀分袑懙溃“烏蒙山上的小塊土地不會讓我感動/烏蒙山上的無名荒墳不會讓我感動//談及人類,我是其中之一/談及戰(zhàn)爭,我是其中之一/談及苦難,我是其中之一/談及流離失所,我是其中之一//烏蒙山是地球上的一座山/烏蒙山上坐著的一個人/是一個可恥的人”,表達了對世界和自我的反思、體認與自覺承擔。
梁書正的詩歌很靜,寫靜物、靜景,言說安靜的心,但巧妙的逆轉手法刷新了讀者對生命的感悟。如《山行》:“只用十分鐘,就從寺廟來到/一片墳地/一切都寂靜了//虛無替代了香火/荒草替代了琉璃/祭奠替代了祈禱//一塊碑替代了一座廟門/一只烏鴉替代了/一群鴿子”。墳地與廟宇、虛無與香火、荒草與琉璃、祭奠與祈禱、碑與廟門、烏鴉與鴿子,看似事物的兩端,其實緊緊相鄰。這樣的表達也體現在《車往云南》中:“坐在車上的兩個男人,慢慢說著//走到梵凈山,看見雪/走到烏蒙山,看到鷹/走到金沙江,看到菩薩/走到昆明,看到一片向陽綻放的野花”。我讀到的是神即自然,自然即神,而詩是神性和生命奧秘的自然呈現。詩歌看似簡單卻很豐盈,這豐盈被靜默持守,不點明,一點即破、即碎。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酷暑時節(jié),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,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(fā)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(fā)現,雖然市區(qū)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,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。為嚴防溺水事故發(fā)生,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