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流可防可治 市民不必恐慌
本報訊(記者周煥謝素德)記者昨日從市人民醫(yī)院獲悉,我市首例甲流患者在入院治療3 天后,恢復狀態(tài)良好,目前已無發(fā)熱癥狀,咳嗽癥狀也已減輕,若明日咽拭子檢測結果呈陰性,即可出院。
昨日上午11 時左右,記者在市人民醫(yī)院感染科3 樓病房,見到了在父母陪同下戴著口罩躺在病床上休息的小患者。據(jù)主治醫(yī)生張濤介紹,這名7 歲的小患者是河源中英文實驗學校學生,為該院收治的首例甲流患者;因其屬輕癥患者,自9 月7 日凌晨因發(fā)燒1 天咳嗽3 天入院接受治療,在醫(yī)院對其進行了抗病毒、護心等對癥治療后,目前,患者已無發(fā)燒癥狀,咳嗽癥狀也已減輕,無明顯咯血、呼吸困難等癥狀,精神狀態(tài)良好,食欲不錯。
張濤表示,若明日咽拭子檢測結果呈陰性,這名小患者即可康復出院,正常生活和學習。
9 月8 日,我市通報河源中英文實驗學校出現(xiàn)8 例甲流患者的消息后,引起眾多市民的密切關注。對此,市人民醫(yī)院有關醫(yī)生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甲流可防可治,市民無需恐慌;同時,該院也做好充分的準備,以備不時之需。
該院感染科主治醫(yī)生張濤提醒廣大市民,甲流只是流感的一種,雖然感染性強,但病毒毒力弱,其死亡率與普通流感大致相同,除重癥患者需入院治療外,輕癥患者居家隔離治療即可康復,目前,該院感染科可收治約70 名甲流患者;因此,市民無需恐慌,但也不能掉以輕心,需加強防范,養(yǎng)成良好的個人衛(wèi)生習慣,保證充足的睡眠,平日加強鍛煉。
據(jù)了解,為提高收治甲流患者的能力,市人民醫(yī)院已從技術人員、病房設施、搶救措施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。該院院長助理黃建斌介紹,該院庫存有可供治療20 例甲流重癥患者的藥品;另外,若有急需,可立即向省里申請撥付藥品支援。
教育局:實行甲流日報告制度
昨天,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,為進一步加強甲流防控工作,保障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,市教育局下發(fā)了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和托幼機構甲型H1N1 流感病例日報告制度的通知》,要求全市各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要嚴格執(zhí)行甲型H1N1 流感病例日報告制度。
按照通知要求,學校每日要將學生的情況上報到各教育部門,各教育部門再將最后匯總的數(shù)據(jù)上報到省教育廳,在沒有接到上級明確指示取消甲流疫情監(jiān)測報告工作的情況下,不能停止疫情每日上報制度。市教育局要求各單位要針對新的防控形勢,克服麻痹大意思想,狠抓落實、科學地做好學校及托幼機構甲流防控工作。市教育局甲流防控工作督查小組將深入各縣區(qū)、各學校進行督查。
學生:不會過分擔心
昨天,記者隨機采訪了市一中的幾名學生,大家對于河源中英文實驗學校暴發(fā)甲流事件并沒有過分擔心,并表示學校都采取了防控措施,沒必要恐慌!白⒁鈧人衛(wèi)生,多運動鍛煉,甲流是可以預防的。”
而已經停課的學生則表示:在家休息也輕松不了多少。“老師布置的作業(yè)、習題都擺在那呢!奔易∪A達街的三年級學生小曾說,學校防控甲流要停一周的課,但自己卻并不會感到輕松,因為各科都布置了不少學習任務,在家一樣要復習。
學校:加強甲流知識宣傳
“我們想在學校加大甲流知識宣傳力度,希望你們能提供些宣傳資料給我們。” 昨天,記者在市疾控中心采訪時剛好碰到前來拿宣傳資料的市二中老師,他告訴記者,他們學校正準備在校園張貼多一些的甲流知識宣傳,以讓學生和教職員工更好地防控甲流。
據(jù)了解,在我市通報了河源中英文實驗學校的疫情后,各中小學校紛紛加大甲流知識宣傳力度,引導大家正確認識甲流防控,培養(yǎng)學生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增強廣大師生對防控工作的知曉度和自我保護意識。此外,各學校按照市教育局的統(tǒng)一部署,全面加強了對學生和教職工的晨檢、午檢、晚檢和登記隨訪跟蹤工作,堅決杜絕學生帶病入學現(xiàn)象發(fā)生。而市區(qū)有不少學校還給學生家長送發(fā)“ 自檢登記表”,要求家長在孩子上學前為孩子進行體溫測量。
市疾控中心:空氣不是主要傳播途徑
昨日,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雖然我市發(fā)生了學校甲流暴發(fā)事件,但群眾不必過分恐慌,甲流可防可控可治。
市疾控中心表示,甲型 H1N1 流感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談話、打噴嚏和附著在被污染物表面的飛沫,而空氣不是主要傳播途徑。
人們要建立從容應對的信心,建立以個人防護行為為主的保護屏障—— 勤洗手,必要時戴普通口罩,說話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。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酷暑時節(jié),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,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(fā)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市區(qū)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,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。為嚴防溺水事故發(fā)生,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