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“善”文化品牌助力學校內涵發(fā)展——連平縣實驗小學“一校一品”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紀實
每天下午放學后,連平縣實驗小學校園里都非常熱鬧:鑼鼓聲聲,樂曲悠揚;身著漢服的舞龍隊員在籃球場上敏捷穿梭;一大群手拿“啦啦花”的同學,跟隨著音樂跳著歡快的“啦啦操”……這就是連平縣實驗小學校園文化活動的新常態(tài)。
2021年7月,連平縣委、縣政府,縣教育局為解決縣城小學學位緊張問題成立了連平縣實驗小學。經過競聘,周英華成為了實驗小學的校長。他通過調研,認為學校要弘揚核心“善”文化,努力創(chuàng)設“善”文化氛圍,讓學生在“善”文化活動中成長。明確了“黨建引領、依法治校、質量立校、科研興校、文化活校、特色強校”的辦學思路,秉承“踐行善德至臻善美”的辦學理念,弘揚學校特色“善”文化,拓展新載體新陣地,打造出三張校園文化品牌:非遺文化進校園香火龍項目、“乒乓球”“團操”健體工程和“樂心”器樂與經典誦讀社團,讓特色校園文化真正成為助推學生全面發(fā)展“新引擎”。
連平縣實驗小學的“香火龍”表演 謝雨望 攝
非遺文化進校園落實“雙減”善傳承
連平縣實驗小學所在地是元善鎮(zhèn)鄧村村。鄧村村的舞“香火龍”已列入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“香火龍”的表演、制作與現(xiàn)在的綜合實踐課、美術學科、音樂學科、體育學科又非常融合。因此,學校決定把“非遺文化——鄧村香火龍”請進校園,并于2021年9月20日成立了“連平縣實驗小學香火龍舞龍隊”,邀請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香火龍傳承人組成教師團隊,利用課后服務時段開展訓練。為提高非遺文化進校園的深度和廣度,學校制訂了一系列校本課程,開展了“我心中的香火龍”美術作品征集、“中國龍文化”作文征稿,擴展同學們對傳統(tǒng)文化探究等系列活動,評選了一批以香火龍為主題的“善編”“善畫”“善寫”“善舞”小能手。
國球“乒乓”育特長優(yōu)美“團操”善健體
近年來,我國近視呈現(xiàn)出高發(fā)、低齡化趨勢,近視防控刻不容緩。為了讓孩子們去“眼鏡化”,讓孩子們掌握一項以上運動特長,連平縣實驗小學引進了群眾基礎好,能有效預防近視的乒乓球運動。學校利用閑置合適場地建設了乒乓球室,成立了乒乓球社團,組織師生乒乓球大賽,乒乓球運動氛圍越來越濃,學習的人不斷增多。該校對傳統(tǒng)課間操形式進行優(yōu)化,創(chuàng)新出適合自己學生的“啦啦操”。新課間操成為學校的一道靚麗風景。跳“啦啦操”,讓孩子在快樂中鍛煉了身體,在運動中疏導了心理,還增強了團結和責任意識,提高了對音樂舞蹈的認知和審美。
樂聲書聲潤心靈立德尚藝揚善美
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樂器的快樂,該校推行了“樂心計劃”。計劃發(fā)起人陳鳴鳳老師每天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樂器教學,目前已開設了口風琴、鋁板琴、葫蘆絲、豎笛、電子琴等樂器班。經過一年多的樂器學習,社團的孩子們已掌握一定的演奏技能,上學期末,學校還成功舉辦了“樂心計劃”成果展示會,受到了廣大師生、家長好評。為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,該校開辟了主題閱讀課,成立了經典誦讀社團。2022年連平縣中小學“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”經典誦讀比賽中,該校朗誦興趣小組的節(jié)目榮獲了“一等獎”,還被選送到廣東省參加全省展演。
連平縣實驗小學在傳承和發(fā)揚“善”文化的基礎上,理清思路,準確定位,以內涵發(fā)展為突破口實現(xiàn)了飛躍,唱響了三張校園文化品牌,有力地促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。展望未來,該校表示,今后將立足“雙減”,扎實進行研究實踐,構建更加良好的教育生態(tài),讓學生在實驗小學這片教育沃土上自由呼吸,快樂成長,綻放精彩!
本報記者 謝雨望 通訊員 張宇任 盧碧鋒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- 酷暑時節(jié),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,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(fā)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近日,記者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市區(qū)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,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。為嚴防溺水事故發(fā)生,切...